南京智能计算中心由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与浪潮、寒武纪共同打造,采用浪潮 AI 服务器算力机组,搭载领先的寒武纪思元 270 和思元 290 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已运营系统的 AI 计算能力达每秒 80 亿亿次 (800P OpS)。
IT之家了解到,我国在超算领域发展迅猛,除了 AI 智能计算中心外,还有量子计算机,我国研制出的 62 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刷新纪录。
世界最强的超级计算机 8 年才能完成的任务,用 "祖冲之号" 量子计算机最短 1.2 个小时就能实现。

算力、算法、数据是人工智能三大马车,其中算力是基础,也是核心,随着数字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算力已成为核心资源之一。尤其当前大模型、多模态等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需要强大算力集群才能满足。因此,突破人工智能发展瓶颈,发展集约、绿色、可持续、高适配、强算力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关键。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重要基础设施。政府牵头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能够实现集约化一体式建设,快速交付、快速上线、算力强劲、绿色节能。基于昇腾AI软硬件基础设施打造的算力集群,以政府建设并开放给科研机构及企业使用,既能满足算力的需求,又能解决对数据安全的困扰。
当前,多个地方正在加速布局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通过人工智能计算能力,使其算力更强、速度更快,赋予人工智能更强劲的“爬坡之力”。
2021年5月31日,武汉成为全国第一个正式投运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城市。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目前可支持人工智能重大应用的模型训练及推理,其核心围绕数字设计、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基因测序四大应用场景,可广泛服务于自动驾驶、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能交通等多个领域。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集群提供的普惠算力,已开始对本地产业集群实施算力使能,当前已实现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实现满载运营,目前仍在持续扩容中。据了解,其一期建设规模为100P FLOPS AI算力(FLOPS即每秒浮点运算次数,或每秒峰值速度),算力底座是由数千颗昇腾AI处理器组成的Atlas 900 AI集群。
此外,西安、成都、河南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经于日前开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大连、青岛、长沙、太原、南宁等地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也正在规划之中。
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建设提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为科研提供支撑,为企业提供普惠AI算力,吸引产业链聚集,为人才培养创造环境,同时,通过运营构建良性的产业发展循环,实现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吸引大量企业和机构入驻合作,孵化出多模态和遥感等科研创新成果,提升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水平,使能行业智能化发展。